文丨酒业家合伙人、中国新锐酒商联盟联合创始人 艾庭
我坚信,很多人,会完美地错过这一轮酱酒造成的财富机会。
因为,他们是用老眼光看人,用老方法看事。
他们看到趋势,但是,他们用错方法。
1,浓香的面。
浓香的崛起,恰好是中国消费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开始的。
广告酒(秦池)的快速爆红,完美的印证了供求逻辑和中国人强大的消费能力。
在供不应求的时代,只要你的产品放到消费者的眼前,就能产生巨大的销量。
浓香型白酒的企业,完美的执行了这个方针。
全国招商,快速布局。
经销商们,全渠道铺货,快速布局。
品牌企业,渠道大排面,让消费者能够快速找到。
能快速找到消费者,让消费者快速找到你,就是赢家。
包装必须显眼,必须豪华,必须有档次。
当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时,浓香型的品牌布局也基本形成;消费者培育工作也完成了。这就是2018年之前的现状,大部分白酒的消费者,选择的是浓香型白酒。
浓香型白酒,为白酒品类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;浓香型白酒品牌,也享受着白酒品类崛起带来的巨大红利。
这是“面”的胜利,也是“面子”的胜利。
2,酱香的条。
2019年开始,画风突变。
中国消费市场,已经早就从供不应求,到供过于求了。
反射到白酒行业上,也已经从有得喝,到喝好一点了。
好口感,好品质,强酒后舒适性,强消费场景,已经是消费者的刚需了。
同时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,消费选择面的增加,白酒总消费量,也到了顶点之后,逐渐下滑。
喝好一点,喝少一点,已经从精英人士逐渐渗透到普通民众了。
但,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起好一点的价格。
一分价格一分货,好的品质、好的舒适性,必定是更好(传统)的工艺、更苛刻的要求,这时,酱酒随着宇宙第一品牌茅台的供不应求,登上了舞台中央。
从浓香型时代沉淀的大部分消费者,还是继续着浓香型白酒的消费惯性。
那些讲究的少部分精英消费者,逐渐将消费习惯转移到酱香型白酒。
酱香型白酒,逐渐成为好酒的标志。
而顶尖的好酒,产量还是稀缺的,还是供不应求的。
好酒的低产能,精英人士占据整体喝酒人群的低比例,让酱香型白酒的营销模式,也发生改变。
靠面铺开?这些精英人士,是不希望随大流,是有个性的,到处都能见到的东西,他们未必喜欢。
靠价格低取胜?这些精英人士,大多是务实的轻奢主义者,他们更看重内涵和品质。
靠包装博人眼球?也许能多看两眼,但是偏离了消费本质。
这个时候,最好的办法,是用一种特殊的手段,找到这些消费者,一对一地体验,让消费者信任您。信任您的产品的品质,是符合消费的需求的。
这是一种条线的思维,这时一种圈层的思维,这时一种社群的思维。
酱香型白酒品牌,如果能够取胜,那必定是“条”的胜利,必定是精确锁定核心消费者的能力展现的力量。
您的思维方式,对了吗?